SYSTEM ACTIVITIES
发布时间:2018-01-22 阅读量:5648
受体系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团队的邀请,2018年1月18日,体系育种技术与方法岗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张鹏研究员到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开展学术交流,并为热带农林学院开展薯类作物研究的师生做了题为薯类遗传改良面临的问题与分子育种的应用的学术报告。
木薯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和非粮生物质能源发展的主要淀粉类原材料,保障其稳产、高产、优质一直是育种家永恒不变的研究主题。在报告中,张鹏老师首先从不同方面(生长环境与周期、植株形态、块根或块茎的繁殖能力问题、块根或块茎储藏保鲜期不同以及基因组大小和倍性)对三大薯类个性的科学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紧接着,张老师简要对薯类主要育种方法优缺点进行了比较;随后,张老师给大家介绍了课题组建立的高效木薯、甘薯遗传转化和转基因植株再生平台,并鼓励更多的同学和老师参与到薯类研究中;之后,张老师着重介绍了储藏根发育、淀粉富集、逆境响应与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揭开木薯的“面纱”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探讨,对推动木薯的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报告会后,张鹏研究员对海南大学海南省热带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进行了考察,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控岗位科学家陈银华及团队成员陪同,双方就如何深入推动木薯产业发展,如何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为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本次交流促进了体系岗位与岗位团队之间的合作与共享。
张鹏研究员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