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 ACHIEVEMENTS
作者:左清清、李伯松、郑永清、马旭东、陈秀龙 发布时间:2025-10-09 阅读量:380
十月深秋的风,吹在我的叶上有些微凉。寂静的夜总让人思绪万千,我感受到我内心深处想向这个世界说的话,像我体内的淀粉一样,在这个深秋的夜里不停沉积膨胀。
我是木薯,出身大戟科木薯属家族。我和甘薯、马铃薯都出生在南美洲,我们哥儿仨就是世界上鼎鼎有名的“薯类三兄弟”。我比甘薯和马铃薯长得更挺拔,身材修长,像小树一样,小名又叫树薯。因为我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江湖人又送雅号“淀粉之王”。
这是植物学家帮我画的肖像,我觉得还比较契合我的气质和形象。掌状的叶子轮生在树干上,地下粗壮的块根就是我“淀粉之王”雅号的最好体现。
我木薯家族,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被誉为“地下粮仓”,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地方大面积生长。像水稻、小麦一样,我作为主粮养活着世界七分之一的人口,颇有建树!
在古代我刚走进人类世界的时候,被认为是印第安神tupa赠予印第安人的礼物,赐名Manioca。据科学家考证,我出生在南美洲亚马逊流域,四千多年前已被人类用于食用,并作为主要粮食养活着美洲地区的土著居民。1492年,哥伦布航海发现美洲,也发现了我,他认为我味美且容易饱腹,就将我带上了商船。后来,我随着贸易商船陆续走遍非洲、大洋洲、亚洲等热带亚热带地区,因为我吃苦耐劳产量高,生性豪放不需要精心伺候打理,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依然长得很好,而成为非洲等许多热带地区国家的主粮。19世纪初,我从广东高州登陆踏入中国(China)的疆土,后来在广西、福建、海南、台湾、云南等热带亚热带地区都能看到我木薯家族的足迹。
红色区域就是我的活动轨迹(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比其他两个薯兄弟,很多人不太了解我,在超市的蔬菜区货架上也较少看见我。听说过我的人,不少都是从电视剧《甄嬛传》里温宜公主木薯粉事件、网络上3·15木薯粉粉条事件里来的,对我可谓是“谈薯色变”“避之不及”。《甄嬛传》我看过,电视剧不错,但木薯粉事件有失偏颇、不够严谨。木薯粉条新闻我也看过,不良商家“偷梁换柱”我承认,但“以次充好”我不认同,价格低是优点,不是“次”。
我们先说说“毒”的问题。在自然界的物竞天择中过程中,为了躲避害虫的啃噬骚扰,很多植物都学会了用“毒”保护自己。我也不例外,在不断的进化中,体内生成了一种叫“生氰糖苷”的东西,生氰糖苷水解后产生游离的氢氰酸产生毒性,从而让害虫对我敬而远之,但这也成了人们对我“谈薯色变”的原因。
首先,生氰糖苷并不是只我一个人有,竹笋、苦杏仁、银杏、亚麻籽等这些小伙伴,他们都和我一样普遍含有生氰糖苷,没有“两把刷子”,怎么在这个残酷的自然界存活千年。其次,生氰糖苷也不可怕,它易溶于水、对热不稳定,人类简单加工即可轻松去除。第三,我的家族可分为工业型木薯品种(又称苦木薯,多用于生产淀粉、乙醇等)和食用型木薯品种(又称甜木薯,多用于鲜食或加工成淀粉、全粉后食用)两大派系,食用型木薯品种生氰糖苷含量远低于工业型品种。在20世纪60年代困难时期,苦木薯的存在曾帮助中国南方地区无数的人们度过了饥荒年代,由于当时人们的不正确食用导致少数人因大量食用我们而产生了中毒现象。不过,经过科研人员对我家族品种的不断改良,我家族中的食用型木薯品种可以剥皮后直接蒸煮烹饪,非常非常安全!以我家族中一个甜木薯品种蛋黄木薯为例,成年人一次性吃10斤以上才可能出现急性中毒风险(以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生氰糖苷急性毒性参考剂量ARfD值(0.09 mg/kg·bw·day氢氰酸当量)为参考值)
如果我木薯家族真的那么毒、那么可怕,非洲人每天像你们吃大米、面粉一样食用我们木薯,他们不怕中毒么?也活得挺好不是吗?
再说“以次充好”的问题。因为我淀粉含量高,用我加工变性淀粉价格低、性价比高,而且我生产的变性淀粉粉质细白、糊液清澈透明,具有较高的峰值粘度以及较好的冻融稳定性,是制造食品级和工业级淀粉、变性淀粉,以及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主要原料。作为增稠剂、粘结剂等,你吃过的芋圆、西米、糖果、药品胶囊、口香糖、速冻食品,喝过的奶茶、啤酒,用过的化妆品、纸张、包装箱,穿过的衣服等,都有我木薯家族默默作出的奉献。价格低廉本来是我的优点,被不良商家用错了地方,是不良商家的错,不是我木薯家族的问题。燕瘦环肥,每个人喜好不同,我和甘薯也没有良莠之分,何以对我避之不及?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不仅吃饱了,更要吃好!人们追求绿色、健康,在全民减肥、减糖的浪潮下,我木薯家族更是有很多其他作物无法比拟的优点。
我们粗生粗长耐贫瘠、病虫害少,生长过程中吃药用肥极少,绿色安全。还有“低脂肪、高膳食纤维、低钠高钾、高抗性淀粉低升糖指数”的优秀品质, “三高”人群常吃有益健康。我膳食纤维含量高,媲美番薯等杂粮伙伴,易产生饱腹感,健康减肥好伴侣;矿质元素丰富,钾含量高,利于排钠降血压保护血管;均衡饮食好搭配,弥补大米、小麦等谷物中赖氨酸的不足;升糖指数低(升糖指数≤55为低升糖指数食物,木薯46,荞麦49),糖尿病人可适量食用。
美味方面我们也毫不逊色。以我们家族中最美的甜木薯品种华南9号为例,她小名蛋黄木薯,因蒸煮后颜色如蛋黄而得名,是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在广东地区的主推品种,每亩鲜薯产量可达2吨左右。相比传统的木薯品种,蛋黄木薯无需反复浸泡水,剥皮后直接烹饪食用即可,薯肉蛋黄色,口感更粉糯清香,食用更方便安全。
蛋黄木薯的绰约风姿,是不是也令你垂涎三尺?
加入少许水和冰糖煲熟,比糖炒板栗还要香甜粉糯
剥去我们块根的两层外衣加工食用更安全!因为它们是保护我不被害虫啃噬的“毒”盔甲,生氰糖苷主要集中在衣服上。
相比甘薯和马铃薯,我木薯家族块根的保鲜时间更短、保存条件更难,货架期短造成我们出现在大家视野中的机会更少。但近些年,科研人员通过速冻低温真空保存、反季节种植采收等技术手段,可以让我一年四季都出现在人类的餐桌上,走进人类的生活。
除了块根鲜食,我的块根淀粉含量丰富可以替代玉米为畜禽提供碳水化合物。我的嫩叶可作蔬菜食用,富含蛋白质、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等物质。鲜叶蛋白质含量高达10%,可以媲美优质蛋白牧草,茎叶可青贮或做成草粉添加到畜禽饲料。
近几年,我还走进了不少都市周边的休闲旅游农业园区,走上了小朋友的研学游课堂,让孩子和大人们学习农耕文化,体验田园乐趣,释放压力情绪。
小朋友挖掘到我的块根时那种寻宝成功的开心也让我觉得非常开心
讲到这里,天边已经微微泛起了鱼肚白。我长舒一口气,一吐为快真是酣畅淋漓。看着日出将天际烧出一抹鲜艳的红,我知道,曙光即将来临。
我想,在14亿人口的中国,在复杂的人类世界格局下,我们木薯家族能在撂荒地复垦复耕、用好农业土地资源,提高粮食自给率、强化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这些方面有更大的挖掘潜力和施展拳脚空间,能为中国碗端中国粮做出更多的贡献。
第一缕阳光穿破云霞,照在我的身上,暖洋洋的曙光。未来已来,愿不远的明天,我像我的其他两个薯类兄弟一样,和你一起拥抱美好生活!
图文来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实验站 左清清、李伯松、郑永清、马旭东、陈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