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ustry Profile
作者:产业经济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5-10-26 阅读量:189
【本周导读】
1. 肯尼亚拟在18个县推广种植转基因木薯品种。
2. 印尼将种植100万公顷木薯以保障E10燃料计划。
3. 柬埔寨与越南签订木薯产业合作谅解备忘录。
4. 基于木薯淀粉的绿色高性能生物胶黏剂研发取得新进展。
5. 印度学者利用木薯皮灰提升混凝土强度。
6. 英国学者研究亚马逊地区木薯的历史变迁。
7. 阿根廷学者研究调控辣木木聚糖中糖醛酸的方法。
8. 1~9月巴西胡椒出口规模增长。
9. 1~9月巴西咖啡出口量减额增。
10. 越南2024~2025作物年度的咖啡出口额创下历史新高。
11. 1~9月中国木薯淀粉进口量增额减,木薯干片进口规模扩大。
12. 泰国鲜薯收购价格回升、越南鲜薯收购价格保持稳定。
13. 泰国和越南木薯干片市场价格保持稳定,泰国木薯淀粉市场价格上升,国内木薯淀粉市场价格稳定。
一、国外木薯产业信息
(一)肯尼亚拟在18个县推广种植转基因木薯品种
近日,肯尼亚农业和畜牧业研究院(KARLO)已向国家环境管理局(NEMA)提交申请,拟在18个县推广种植8个转基因木薯品种。KARLO已经于10月16日通过NEMA发布了这8种转基因木薯品种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EIA),进入为期30天公众咨询阶段。报告指出,这8种转基因木薯品种均具备抗旱、抗花叶病(CMD)和褐条病(CBSD)的特性,且生长期较传统品种更短。据KARLO数据,2020年至2023年,肯尼亚木薯年均产量为91.9万吨,平均单产仅为13吨/公顷,单产偏低主要原因在于该国的木薯品种普遍易感CMD和CBSD,严重时造成减产超80%。推广种植新的转基因品种有望显著降低木薯病害风险,还能减少杀虫剂等农业投入品使用。若获批,木薯将成为肯尼亚首个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粮食作物,也是继棉花之后第二种获批的转基因作物。(Ecofin Agency,10月22日)
(二)印尼将种植100万公顷木薯以保障E10燃料计划
10月21日,印度尼西亚农业部部长阿姆兰·苏莱曼(Amran Sulaiman)表示,计划新增100万公顷木薯和40万公顷甘蔗种植面积,以保障E10生物汽油计划的原料供应,具体种植区域将由土地和空间规划部确定。印尼粮食统筹部长祖尔基菲里·哈桑(Zulkifli Hasan)指出,E10项目有望将木薯收购价格提升至1500印尼盾/公斤(约合90.45美元/吨),预计每公顷木薯每年可为农民创造约8000万印尼盾(约合4824美元)的收入。近年来,印尼持续推进生物燃料计划,其生物柴油标准已经从B10推进至B50(生物乙醇含量从10%提升至50%),本次推出的E10标准则是要求在汽油中添加10%的生物乙醇。(Tempo,10月21日)
(三)柬埔寨与越南签订木薯产业合作谅解备忘录
10月23日,柬埔寨木薯联合会与越南木薯协会在柬埔寨商业部签署木薯产业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强两国在木薯生产、加工与销售领域的合作。根据备忘录,双方将致力于提升木薯产业链的合作效率,目标是使柬埔寨鲜木薯年出口量增加900万吨。现场另有4家木薯企业签署收购合同,承诺每年从柬埔寨采购总计超过300万吨鲜木薯。在柬埔寨与泰国木薯贸易受阻的背景下,该协议的签署将有效稳定和保障柬埔寨的木薯鲜薯市场。(柬埔寨新闻社,10月23日)
(四)基于木薯淀粉的绿色高性能生物胶黏剂研发取得新进展
近日,来自马来西亚和尼日利亚的学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基于木薯淀粉的高性能生物胶黏剂,为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绿色材料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该研究采用水溶性氢氧化钠-脲溶液对木薯淀粉进行改性,使其结构和性能显著优化。研究显示,改性后的木薯淀粉表现出更低的糊化温度、更强的氢键作用以及更优的流变性能和稳定性。在应用层面,该生物胶在纸张、纺织品等多种基材上均展现出出色的粘结性能,较传统淀粉胶提升约20%~30%。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湿性、初步耐热性,且可完全降解。该项成果不仅拓展了木薯淀粉在包装、建材和纺织行业中的应用潜力,为农业副产资源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了现实路径。研究团队指出,该改性方法环境友好、工艺简便,具备规模化推广的基础,有望为全球生物基材料市场注入新动能。(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10月22日)
(五)印度学者利用木薯皮灰提升混凝土强度
近日,来自印度SRM科学技术学院的学者采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对木薯皮灰进行碱性激活,系统评估了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NaOH浓度从2M增至14M,加入木薯皮灰的混凝土在1天、3天和7天的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88%、77.29%和69.64%,劈裂抗拉强度提高了116%、95%和83.3%,抗弯强度提高了90%、55%和56.36%,粘结强度在7天时提高了70%,而当NaOH浓度增至16M时,各项强度指标略有下降,表明14M的NaOH是木薯皮灰最佳的碱性激活浓度。通过对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分析发现,碱性激活的木薯皮灰促进了混凝土中硅铝酸盐的溶解与凝胶相的形成,从而增强了材料的致密性和反应活性。研究人员认为,该研究不仅实现了木薯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还为开发高强度的低碳建筑材料提供了新视角。(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10月17日)
(六)英国学者研究亚马逊地区木薯的历史变迁
英国牛津大学国际发展学院(ODID)和社会人类学与博物馆民族志学院(SAME)学者基于一次深入内格罗河上游里贝里尼奥社区的跨文化田野调查,重新审视木薯驯化历史。研究分析了历史上木薯酿酒者与木薯粉制造商之间存在的空间与社会鸿沟,并进一步分析了木薯粉在橡胶热潮时期所扮演的角色。研究指出,仅凭环境人文的视角,并不足以充分解释农业食品系统的韧性。木薯的生物可塑性须结合持续的记忆与文化实践,方能在历史叙事中发挥核心作用。(The Journal of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Anthropology,10月20日)
二、国外辣木、咖啡和胡椒产业信息
(一)阿根廷学者研究调控辣木木聚糖中糖醛酸的方法
近日,布宜诺斯艾利斯科技学院的学者研究通过碱性提取与硼氢化钠还原相结合调控辣木木聚糖中糖醛酸含量的方法。研究团队利用硼氢化钠在碱性提取过程中选择性还原辣木渣中的木质素与糖醛酸之间形成的酯键,成功地将部分4-O-甲基-α-D-葡萄糖醛酸还原为4-O-甲基-α-D-葡萄糖,从而实现了对辣木提取物中羧基数量的调控。实验结果表明,当硼氢化钠用量达到0.3g/g去果胶残渣时,可实现最大程度的还原转化,约有31%至48%的总糖醛酸被还原。此外,研究还成功进行了十倍规模于实验室的生产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稳健性和可重复性。研究人员认为,该研究证实了辣木残渣在生产羧基功能化木聚糖方面的潜力,为木聚糖材料的开发提供了一种更简化、环保的新途径。(Carbohydrate Polymers,10月19日)
(二)1~9月巴西胡椒、辣椒及其制品出口规模增长
据巴西发展、工业、贸易与服务部数据,2025年1~9月,巴西胡椒、辣椒及其制品出口规模增长,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6.47万吨和3.9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0.58%和92.70%。其中,9月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0.61万吨和0.3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7.05%和69.53%。
1~9月,越南是巴西胡椒、辣椒及其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出口量为1.94万吨(占比29.91%),同比增长1.79倍;其次是阿联酋、印度、塞内加尔、摩洛哥、德国和巴基斯坦,出口量分别为6487.00吨(同比增长6.54%)、5727.83吨(同比增长6.70%)、4865.61吨(同比增长12.27%)、4775.00吨(同比增长23.83%)、4476.05吨(同比增长59.26%)和3245.00吨(同比下降40.28%)。(巴西发展、工业、贸易与服务部,10月24日)
(三)1~9月巴西咖啡出口量减额增
据巴西发展、工业、贸易与服务部数据,2025年1~9月,巴西咖啡出口量减额增,出口量为161.73万吨,同比下降19.35%,出口额为103.4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6%。其中,9月咖啡出口量为19.63万吨,同比下降19.39%,出口额为1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1.08%。
1~9月,美国是巴西咖啡最大的出口市场,出口量为23.76万吨(占比14.69%),同比下降24.65%;其次是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和日本,出口量分别为23.02万吨(同比下降24.29%)、13.91万吨(同比下降22.44%)、10.75万吨(同比下降45.21%)和10.12万吨(同比下降1.25%)。(巴西发展、工业、贸易与服务部,10月24日)
(四)越南2024~2025作物年度的咖啡出口额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越南咖啡与可可协会(VICOFA)数据,2024-2025作物季节(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越南咖啡出口量达到150万吨,同比增长1.8%;出口额超过84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大幅增长55.5%。受国际咖啡价格走高带动,越南当季的咖啡平均离岸价约为每吨5610美元,同比上涨52.7%。根据越南海关总署的数据,越南最大的咖啡出口市场仍然是欧洲,出口量为71万吨,占总出口量的47.2%,出口额为40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46.7%,其中,出口前三大市场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咖啡数量分别为19.63万吨、12.48万吨、11.02万吨,其他主要市场包括日本、美国和阿尔及利亚。越南近年来保持世界第二大咖啡出口国的地位(仅次于巴西),咖啡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0%。(越南之声,10月24日)
三、国内木薯产业信息
1~9月中国木薯淀粉进口量增额减,木薯干片进口规模扩大。1~9月中国木薯淀粉进口量为382.61万吨,同比增长37.32%,进口额为14.07亿美元,同比下降2.95%。其中,中国从老挝、泰国和越南进口木薯淀粉的数量分别为55.73万吨(占比14.57%)、133.03万吨(占比34.77%)和186.52万吨(占比48.75%),同比分别增长66.71%、0.85%和72.07%。从9月份的进口情况来看,中国木薯淀粉进口量为37.02万吨,同比增长4.84%,进口额为1.34亿美元,同比下降22.65%。其中,中国从老挝进口木薯淀粉4.57万吨(占比12.34%),同比增长1.67倍;中国从泰国进口木薯淀粉10.66万吨(占比28.79%),同比下降40.82%;从越南进口21.36万吨(占比57.71%),同比增长38.53%。
1~9月,中国木薯干片进口总量和进口总额分别为499.20万吨和10.0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0倍和90.33%。其中,从泰国进口木薯干片的数量为401.39万吨(占比80.41%),同比增长1.29倍;从越南进口的数量为88.84万吨(占比17.80%),同比增长1.78倍。9月份中国木薯干片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为30.09万吨和6690.3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8.05%和42.78%。其中,中国从泰国和越南进口的木薯干片数量分别为21.62万吨(占比71.83%)和7.49万吨(占比24.90%),同比分别增长2.40倍和4.26倍。(中国海关总署,10月22日)
四、鲜木薯市场行情分析
(一)泰国鲜薯收购价格回升
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的数据显示,本周泰国国内鲜薯平均收购价格为1.83泰铢/千克(约合人民币397.83元/吨),较上周增长0.02泰铢/千克。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监测的几家淀粉厂的鲜薯收购价为2.05~2.50泰铢/千克(见表1,约合人民币445.65~543.48元/吨)。其中,罗勇府-班昌和呵叻府的鲜薯收购价格有所上升。此外,本周泰国共有78家木薯淀粉工厂在产,较上周增加8家,占泰国木薯淀粉工厂总数的75.73%。
.png)
(二)越南鲜薯收购价格保持稳定
越南木薯淀粉产量持续上升,南部、中部和北部地区鲜薯原料供应稳定上升。本周越南鲜薯收购价格保持稳定,南部地区鲜薯收购价格为2500~2600越盾/千克(约合人民币680~700元/吨);中部地区鲜薯收购价格为2400~2500越盾/千克(约合人民币650~680元/吨);北部地区鲜薯收购价格为2050~2150越盾/千克(约合人民币560~580元/吨)。
五、木薯干片、淀粉市场行情分析
泰国和越南木薯干片市场价格保持稳定,泰国木薯淀粉市场价格上升,国内木薯淀粉市场价格稳定。近期,泰国和越南鲜木薯因雨季收购难度增大,木薯干缺乏晾晒条件,导致市场供应量有限,多数工厂持挺价心态。本周泰国和越南木薯干片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其中,泰国木薯干片报价区间为FOB(曼谷)214~215美元/吨(约合人民币1517.26~1524.35元/吨);越南木薯干片报价为CNF220~225美元/吨(约合人民币1559.80~1595.25元/吨)(见图1)。
从外盘木薯淀粉市场行情来看,由于鲜薯原料供应增长有限,本周泰国木薯淀粉成品库存量呈缓慢增长态势;越南鲜薯供应量稳定上升,木薯淀粉供应量持续增加。受中国港口库存偏高、北方地区降雨导致需求不足和玉米淀粉价格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泰国和越南木薯淀粉出口呈震荡观望态势。本周泰国木薯淀粉价格上升,越南木薯淀粉价格稳定。其中,泰国和越南木薯淀粉报价区间为FOB(曼谷)390~415美元/吨(约合人民币2765.10~2942.35元/吨),较上周增长1.5美元/吨;越南木薯淀粉报价区间为CNF340~355美元/吨(约合人民币2410.60~2516.95元/吨)(见图2)。
本周国内木薯淀粉价格稳定。泰国中高端木薯淀粉含税报价为3200~3600元/吨;越南主流木薯淀粉含税报价为2800~2950元/吨;广西边贸市场主流木薯淀粉报价为2850~3080元/吨;国产木薯淀粉库存量持续减少,厂家暂停报价(见图3)。
.png)
.png)
.png)
(注:本周中国人民银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平均值:1人民币=4.60铢,1美元=7.09人民币)
PDF:【产业经济科技信息周报】2025.10.20-2025.10.26(总第371期)
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
2025年10月26日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本周报(不含直接引用内容)版权属于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信息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信息平台”。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为充分尊重知识产权,凡本周报引用的内容均已标注资料来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其观点并不代表本周报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周报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者的参考依据,因此不构成投资建议,若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站电话或邮件联系。
上一篇:没有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