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概况

Industry Profile

产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产业概况 >产业信息

【产业经济科技信息周报】2025.7.21-2025.7.27(总第358期)

作者:产业经济研究室 发布时间:2025-07-28 阅读量:231

      【本周导读】

      1. 1~5月印尼木薯干片出口规模下降,木薯淀粉出口规模上升。

      2. 6月份泰国木薯淀粉出口规模下降。

      3. 柬埔寨农林渔业部推动组建木薯合作社。

      4. 泰国学者优化木薯加工废料制备生物塑料的方法。

      5. 南非学者研究利用木薯皮增强铝镁硅合金的力学性能。

      6. 印尼高校帮助企业开发辣木驱蚊产品。

      7. 1~5月印尼咖啡出口规模增长。

      8. 越南食品安全证书办理缓慢导致胡椒出口受阻。

      9. 1~6月中国木薯淀粉和干片进口规模扩大。

      10. 泰国鲜薯收购价格持续上升,越南鲜薯收购价格保持稳定。

      11. 泰国木薯干片市场价格持续下降、越南木薯干片市场价格保持稳定,泰国木薯淀粉市场价格回升、越南木薯淀粉市场价格企稳,国内木薯淀粉市场价格下降。

      一、国外木薯产业信息

      (一)1~5月印尼木薯干片出口规模下降,木薯淀粉出口规模上升

        据印度尼西亚中央统计局数据,2025年1~5月印尼木薯干片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972.42吨和106.20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8.96%和28.75%;木薯淀粉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9055.74吨和452.6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9.83%和25.52%。其中,5月份印尼木薯干片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427.96吨和38.9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0.57%和54.69%;木薯淀粉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1966.71吨和91.2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8倍和79.32%。

        1~5月,印尼木薯干片的最大出口市场是美国,出口量为288.23吨(占比29.64%),同比增长45.77%,出口到中国大陆、荷兰、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省的木薯干片数量分别为246.91吨(占比25.39%)、157.63吨(占比16.21%)、126.33吨(占比12.99%)和60.26吨(占比6.20%),同比分别下降46.09%、64.90%、25.35%和9.26%;同期,印尼木薯淀粉的主要出口市场为菲律宾和中国台湾省,出口量分别为5238.50吨(占比57.85%)和2911.61吨(占比32.15%),同比分别增长19.34倍和12.44%。(印尼中央统计局,7月22日)

      (二)6月份泰国木薯淀粉出口规模下降

        据泰国海关署数据,6月份泰国木薯淀粉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21.90万吨和8930.71万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05%和31.01%。其中,泰国对中国大陆出口量为13.77万吨(占比62.88%),同比增长11.37%,出口额为5399.90万美元(占比60.46%),同比下降21.25%。1~6月,泰国木薯淀粉出口总量为165.06万吨,同比增长3.21%;出口额为6.80亿美元,同比下降29.65%。在此期间,中国大陆是泰国木薯淀粉最大出口市场,出口量为94.98万吨(占比57.55%),同比增长10.77%;出口额为3.74亿美元(占比54.91%),同比下降26.47%。同期,泰国木薯淀粉的其它主要出口市场印度尼西亚、中国台湾省、马来西亚、美国、菲律宾和日本的出口额分别为0.54亿美元(占比7.96%)、0.53亿美元(占比7.85%)、0.46亿美元(占比6.80%)、0.30亿美元(占比4.36%)、0.24亿美元(占比3.59%)和0.21亿美元(占比3.12%),同比分别下降61.10%、31.20%、2.16%、12.04%、39.45%和39.67%。(泰国海关总署,7月25日)

      (三)柬埔寨农林渔业部推动组建木薯合作社

        7月23日,柬埔寨农林渔业部部长邓迪那(Dith Tina)赴磅清扬省与当地薯农座谈时表示,鼓励农户推进作物种植多样化、组建现代化农业合作社以应对价格波动风险。他强调,通过合作社模式,政府能更有效地帮助薯农对接企业、提供收购订单并制定支持政策。柬埔寨今年发布的《2023年农业普查》数据显示,过去10年来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显著增加,其中木薯的种植面积从2013年的29.4万公顷增加至2023年的42万公顷,占全国农业用地面积的13.2%。(柬中时报,7月23日)

      (四)泰国学者优化木薯加工废料制备生物塑料的方法

        近日,泰国孔敬大学的学者研究利用木薯渣水解液作为碳源,丙酸作为3-羟基戊酸(3HV)前体,利用副球菌属菌株(Paracoccus sp. KKU01)高效生产生物塑料(聚羟基丁酸酯-羟基戊酸酯共聚物,简称PHBV)的工艺。研究人员针对PHBV生产成本高及3HV含量难以调控的问题,采用分批发酵策略,比较了丙酸的脉冲补料和连续恒速补料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实验表明,脉冲补加丙酸(目标浓度6 g/L)会显著降低培养基pH值(从7.0降至约4.0),抑制菌体生长;但在发酵36小时后连续匀速补加丙酸可以影响3HV含量,且当丙酸补加速率为0.9 g/h时获得最佳综合性能,生产出的PHBV中3HV含量达27.1±7.2%w/w(接近目标值30%)。研究人员认为,该工艺利用木薯副产物实现了PHBV的高效生产,为降低生物塑料成本提供了经验。(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7月22日)

      (五)南非学者研究利用木薯皮增强铝镁硅合金的力学性能

        铝镁硅合金具有轻质特性和优异的强度重量比,使其在工程应用方面极具吸引力。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研究团队利用木薯皮灰(CPA)和氧化铝增强铝镁硅合金力学性能。CPA制备过程包括:将木薯皮晒干、在62℃下烘干24小时、露天燃烧成灰,再于655℃马弗炉中煅烧185分钟,获得高纯度、热稳定的CPA。再通过图1的工艺流程图制成CPA/氧化铝增强铝镁硅复合材料,其中CPA灰含量为2-10 wt.%。该复合材料表现出轻质特性,孔隙率在0.93%至1.94%之间。硬度范围为57.10至68.24 BHN,抗拉强度从95.35 MPa(CPA-10)到210.68 MPa(CPA-4),屈服强度在175.09 MPa(CPA-4)达到峰值。CPA-0表现出最高的韧性(5.55 J)和延展性(12.22%),而耐磨性随着CPA的加入而逐渐提高,在CPA-10达到峰值(1.280 mm/mm 3)。CPA-4(其中CPA含量为4 wt.%和氧化铝含量为6 wt.%)是最佳成分,在强度、刚度和适度延展性之间实现了极佳的平衡。研究团队认为,木薯皮灰与氧化铝最佳混合后,可作为可持续的、环保的增强材料,显著提高铝合金的机械性能,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交通运输、建筑和其他工程领域结构部件的可持续高性能材料。(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7月25日)

     二、国外辣木、咖啡和胡椒产业信息

      (一)印尼高校帮助企业开发辣木驱蚊产品

        近日,在印度尼西亚任抹大学的帮助下,爪哇省任抹县的农业企业利用辣木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皂苷和单宁等具有驱蚊特性的化合物,研制辣木驱蚊产品。任抹县卫生办公室的数据显示,2024年当地出现登革热病例1672例,极大地危害了当地居民的健康。作为印尼传统的辣木产区,当地有加工辣木茶、辣木粉的传统,虽然目前当地的农户对辣木的驱蚊功效尚不了解,但对开发辣木驱蚊喷雾替代化学杀虫剂兴趣浓厚。任抹大学的项目团队认为,开发此类产品既可加强蚊虫传播疾病防控,也能开辟辣木制品在健康保健领域的新赛道,利用替代化学喷雾的卖点抢占市场份额。(Kompasiana,7月22日)

      (二)1~5月印尼咖啡出口规模增长

        据印度尼西亚中央统计局数据,1~5月印尼咖啡出口规模扩大,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16.47万吨和9.1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3倍和1.46倍。其中,5月份印尼咖啡及其产品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为3.78万吨和2.1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3倍和1.32倍。1~5月,美国是最大出口市场,出口量为2.53万吨(占比15.336%),同比增长36.04%;其次是埃及,出口量为1.33万吨(占比8.08%),同比增长31.03%;同期,印尼出口至英国、印度和中国等主要市场的咖啡及其产品的出口量分别为0.95万吨(同比增长9.59倍)、0.72万吨(同比增长39.57%)和0.60万吨(同比增长2.03倍)。(印尼中央统计局,7月22日)

      (三)越南食品安全证书办理缓慢导致胡椒出口受阻

         越南农业与环境部于6月19日印发文件,将出口植物食品安全证书颁发权限从该部作物生产与植物保护司移交至各省人民委员会,旨在推动农产品出口,并于7月1日正式施行。近期,部分农业企业表示在向地方人民委员会和植物检疫部门提交新的食品安全证书申请的过程中,因省级机构对新流程不熟悉,导致认证办理缓慢。大批农产品贸易商因未能及时获得食品安全证书而错过交付时间,造成损失。据越南胡椒与香料协会(VPSA)的消息,目前胡志明市至少有2家胡椒企业由于无法获证导致积压了约货值240万美元的胡椒产品。该协会认为,欧洲贸易商对食品安全证书的审查极为严格、且欧洲是越南胡椒产品的主要市场之一。虽然销往欧洲的胡椒产品尚未大规模积压,但是逾期交货已损害越南胡椒企业信誉,可能导致欧洲贸易商转向其他胡椒生产国。(越南胡椒与香料协会,7月22日)

      三、国内木薯产业信息

         1~6月中国木薯淀粉和干片进口规模持续扩大。1~6月中国木薯淀粉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为279.82 万吨和10.3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8.82%和9.45%。其中,中国从老挝、泰国和越南进口木薯淀粉的数量分别为43.42万吨(占比15.52%)、96.85万吨(占比34.61%)和134.22万吨(占比47.97%),同比分别增长70.34%、17.95%和110.06%。从6月份的进口情况来看,中国木薯淀粉进口量为44.93万吨和1.6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8倍和58.26%。其中,中国从老挝进口木薯淀粉8.30万吨(占比18.47%),同比增长2.35倍;中国从泰国进口木薯淀粉16.23万吨(占比36.11%),同比增长48.22%;从越南进口19.47万吨(占比43.34%),同比增长2.12倍。

        1~6月,中国木薯干片进口总量和进口总额分别为339.88万吨和6.6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12倍和1.32倍,从泰国进口木薯干片的数量为269.18万吨(占比79.20%),同比增长1.26倍,从越南进口的数量为66.17万吨(占比19.47%),同比增长1.37倍。6月份中国木薯干片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为77.38万吨和1.5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7倍和1.25倍。其中,中国从泰国和越南进口的木薯干片数量分别为68.95万吨(占比89.11%)和7.60万吨(占比9.82%),同比分别增长1.57倍和9.57倍。(中国海关总署,7月21日)

      四、鲜木薯市场行情分析

      (一)泰国鲜薯收购价格持续上升

        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的数据显示,本周泰国国内鲜薯平均收购价格为1.54泰铢/千克(约合人民币341.46元/吨),较上周上升0.04泰铢/千克。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监测的几家淀粉厂的鲜薯收购价为2.20~2.45泰铢/千克(见表1,约合人民币487.80~543.24元/吨),其中,呵叻府、呵叻府-梅昂区的鲜薯收购价格有所上升。此外,本周泰国共有52家木薯淀粉工厂在产,较上周减少11家,占泰国木薯淀粉工厂总数的50.49%。

      (二)越南鲜薯收购价格保持稳定

        越南木薯淀粉产量有所回升,南部地区鲜薯原料供应有所增加。本周越南鲜薯收购价格保持稳定。其中,南部地区鲜薯收购价格为2250~2350越盾/千克(约合人民币620~650元/吨);中部地区鲜薯收购价为2150~2250越盾/千克(约合人民币590~620元/吨);北部地区因淀粉工厂停产,暂停鲜薯报价。

      五、木薯干片、淀粉市场行情分析

        泰国木薯干片市场价格持续下降、越南木薯干片市场价格保持稳定,泰国木薯淀粉市场价格回升、越南木薯淀粉市场价格企稳,国内木薯淀粉市场价格下降。近期,泰国优质木薯供应减少,新木薯干片上市量有限,报价持续下降;越南优质鲜薯供应量呈现下降趋势,木薯干晾晒条件不佳,晒场可售库存有限,报价保持稳定。本周泰国木薯干片市场价格持续下降、越南的木薯干片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其中,泰国木薯干片报价区间为FOB(曼谷)225美元/吨(约合人民币1606.50元/吨),较上周下降1美元/吨;越南木薯干片报价区间为CNF235美元/吨(约合人民币1677.90元/吨)(见图2)。

        从外盘木薯淀粉市场行情来看,由于优质木薯供应量减少,本周泰国和越南木薯淀粉加工厂原料采购成本上升;越南南部因鲜薯供应量增加,木薯淀粉供应量阶段性回升。受近期中国市场总体需求趋弱和商家持货观望等因素影响,泰国和越南木薯淀粉出口维持震荡观望态势。本周泰国木薯淀粉价格回升,越南木薯淀粉价格企稳。其中,泰国木薯淀粉报价区间为FOB(曼谷)380~410美元/吨(约合人民币2713.20~2927.40元/吨),较上周上升5美元/吨;越南木薯淀粉报价区间为CNF335~345美元/吨(约合人民币2391.90~2463.30元/吨)(见图3)。

        近期国内木薯淀粉市场需求趋弱,本周国内木薯淀粉价格下降。其中,泰国中高端木薯淀粉含税报价为3100~3430元/吨,较上周下降25元/吨;越南主流木薯淀粉含税报价为2800~2860元/吨,较上周下降15元/吨;广西边贸市场主流木薯淀粉报价为2850~3080元/吨,较上周下降15元/吨;国产木薯淀粉库存量持续减少,厂家暂停报价(见图4)。

PDF:【产业经济科技信息周报】2025.7.21-2025.7.27(总第358期)

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

2025年7月27日

 

版权及免责声明:

1. 本周报(不含直接引用内容)版权属于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信息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来源: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信息平台”。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为充分尊重知识产权,凡本周报引用的内容均已标注资料来源,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其观点并不代表本周报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周报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者的参考依据,因此不构成投资建议,若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站联系,请在30日内通过本网站电话或邮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