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 ACTIVITIES
作者:闫林 吉训志 王睿 罗婧 发布时间:2025-09-26 阅读量:143
2025年9月20日,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咖啡种质资源岗联合国家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质资源圃(万宁)及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咖啡专业委员会等,共同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种质资源科普开放日活动。活动吸引了近50名来自不同领域的参与者,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中小学生以及植物爱好者,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知识与趣味交融的热带植物探索之旅。
活动合影
活动伊始,由岗位科学家闫林研究员讲诉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性,而后吉训志、黄丽芳、王睿、安娜以及罗婧等科研人员带领参与者们在兴隆热带植物园和国家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种质资源圃开启奇妙的植物探索之旅。首先介绍了各种珍稀热带植物,从高大挺拔的热带乔木,到形态各异的灌木,再到种类繁多的草本植物,每一种植物都承载着独特的生态意义和文化价值。“香氛皇后・鲜花冠军”-依兰、“香料黄金・调味秘宝”-肉豆蔻、“树脂圣品・千年香魂”-乳香、“香身奇果・馥郁珍馐”-香波果以及“百味香聚・全科香料”-众香等稀奇香料植物,让人都流下了深刻印象,仿佛置身于植物的奇幻世界,亲身感受到热带植物的多样性和魅力。
活动前动员与科普讲解
咖啡和可可科普讲解环节同样引人入胜。咖啡和可可作为世界著名的饮料原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黄丽芳副研究员和王睿详细介绍了咖啡和可可的起源、种植技术、加工过程以及文化内涵。咖啡树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咖法地区,如今已在全球热带地区广泛种植,其果实咖啡豆经过烘焙、研磨等工序,成为人们喜爱的提神饮品。而可可树则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纬约20度以内的区域,其种子可可豆是制作巧克力和可可饮料的关键原料。从南美洲的原始森林到如今遍布全球的饮品市场,咖啡和可可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故事。参与者们通过观看实物展示、了解加工流程,深入了解了这两种饮料作物从种子到成品的全过程,对咖啡和可可有了全新的认识。讲解中还提到,咖啡和可可不仅是美味的饮品,还具有一定的健康功效,如咖啡中的咖啡因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提升精力和专注力;可可中的黄烷醇等天然抗氧化剂,有助于对抗氧化应激,对心血管健康、神经系统和皮肤都有积极影响。咖啡冲泡实践环节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在胡荣锁副研究员的指导下,参与者们亲身体验了从研磨咖啡豆到完成一杯香醇咖啡的完整过程。
咖啡可可科普讲解与咖啡冲泡实践
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农业农村部香辛饮料作物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在这里,参与者们近距离参观了先进的科研设备,科研人员向大家介绍了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项目,包括对咖啡、胡椒、菠萝蜜等作物的品种改良,以及对香料饮料作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热带香料饮料产业的发展,还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贡献。参与者们对科研工作的严谨性和创新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热带植物科研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此次科普开放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普及了热带香料饮料作物和木本粮食作物的种质资源知识,激发了公众对农业科学的兴趣,还增强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参与者们对热带植物的奇妙世界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对农业科研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未来,相关单位将继续举办类似的科普活动,为推动农业科普事业的发展、促进公众对农业科学的认知贡献力量。
文字来源:咖啡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制岗 闫林 吉训志
图片来源:咖啡种质资源鉴定与新种质创制岗 王睿 罗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