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动态

SYSTEM ACTIVITIES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体系动态 >新闻动态

“2025年木薯育种创新与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作者:李茹月 马秋香 姜曈 发布时间:2025-08-22 阅读量:39

  2025年8月21日,由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办公室主办,遗传改良功能研究室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联合承办,江苏三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25年木薯育种创新与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圆满落幕。为期3天的会议汇聚了体系岗位专家、各综合试验站站长及核心团队成员,以及来自企业的代表与特邀专家,共同总结“十四五”阶段的创新成果,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的发展重点。

  本次研讨会由遗传改良功能研究室牵头组织,围绕“前沿引领、协同攻关、链式联动”主题,集中展示了体系在木薯、辣木、咖啡等热带作物种质创新、品质改良、抗逆机制研究及绿色栽培方面的突破性进展。19日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巫永睿研究员致辞,强调基础研究与产业应用协同的重要性。随后,多位权威专家发表主题报告: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前首席科学家李开绵研究员系统梳理了“中国木薯产业现状与未来”;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强研究员分享了甘薯产业品种改良经验,为木薯发展提供借鉴;产业经济岗位专家谭砚文教授就“美国加征关税与我国木薯产业发展”作了深入分析,引发与会热议。多场学术报告进一步促进了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的深度对接。

  青年论坛是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十位青年学者展示了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了木薯研究新生代的创新思维与科研潜力。论坛特邀业内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该环节不仅展现了青年科研力量的成长,也彰显了体系在青年人才培养与科研接力方面的持续投入。

  在闭幕总结中,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振文研究员高度评价了大会成果。他指出,本次研讨会全面总结了“十四五”创新成就,凝聚了“十五五”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广泛共识,并为未来木薯产业的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指引。会议期间还组织了人工气候室和昆虫博物馆参观、企业考察等活动,进一步促进了产学研交流。体系执行专家扩大会议,讨论了“斯里兰卡木薯花叶病联防联控临时工作组方案“会议,为下一步防控进行了工作部署。作为体系年度最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本次大会为全国木薯科技工作者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既彰显了体系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战略作用,也为我国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

合影

 

 

文字来源:育种技术与方法岗 李茹月 马秋香

图片来源:育种技术与方法岗 姜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