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 ACTIVITIES
作者:陈佳富 李双江 发布时间:2025-04-01 阅读量:37
为进一步落实体系工作任务和加强合作,2025年3月24日,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虫害防控岗位专家陈青研究员率团队成员一行到访湖南农业大学,与长沙综合试验站站长、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宋勇教授及其团队开展岗站对接交流活动。双方围绕木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食用木薯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以及人才联合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共谋木薯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陈青研究员针对木薯体系面临的病虫草害防控技术体系不完善、优良抗性品种选育及应用滞后、新发/检疫性有害生物生态适应性及演替规律不清,联合监测与管控技术体系不健全以及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不足等问题,重点介绍了体系研发的“木薯种茎处理防灾减灾技术”,该技术通过物理与生物防控相结合的方式,对木薯种茎进行科学预处理,有效降低病虫草害发生风险,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实现木薯种植全周期的绿色化管理。陈青指出:“这项技术已在南方多个木薯主产区推广,防灾减灾效果显著,为保障木薯稳产和生态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长沙综合试验站结合湖南地区气候特点,就该技术的本土化应用优化方案提出建议,进一步验证技术适应性。
宋勇教授介绍了长沙综合试验站在木薯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实践项目——益阳市祥云村与三薯(湖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依托“农户+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的联农带农模式进行木薯栽培生产,达到让企业有钱赚、让农民有收入的效果,保障农民在产业链增值中的合理收益,推动湖南木薯产业链延伸。陈青研究员对此高度评价:“木薯不仅是粮食安全的‘后备军’,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潜力股’。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木薯经济效益,可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助力山区农业转型升级。”
双方还探讨了木薯人才联合培养,计划依托湖南农业大学教学资源与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虫害防控岗科研平台,通过培养研究生等方式,培育兼具科研能力与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宋勇教授强调:“人才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将以‘科研攻关+技术推广+基层服务’三位一体模式,为木薯产业输送更多‘懂农业、爱农村、惠农民’的专业力量。”
岗站对接交流现场
未来,双方将围绕技术落地、产业升级与人才振兴持续发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和推动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
虫害防控岗团队成员伍春玲研究员、安兴奎博士和长沙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盛浩教授、朱杰辉博士及部分研究生参与上述活动。
岳麓山实验室合影留念
文字来源:长沙综合试验站 陈佳富
图片来源:长沙综合试验站 李双江